人脈經營
如果說跨越中年還要經營人脈,相信許多中年上班族立馬在心裡,不知對站長白眼翻了幾百翻,每天上班就巴不得快逃離公司那群碎嘴的同事、機車又瘋狂的主管,還有讓他加薪比登上聖母峰還難的老闆,現在竟然逼著我們中年上班族要去經營人脈,可能大家看到這裡,電腦網頁按回上頁的機會,或是手機改滑養眼妹子照片的機率馬上大增80%。但是,站長一向就不是討喜的傢伙,所以請想像站長現在抓著你的衣領,激動到不行的對你說:振作起來,快想想如何經營你的人脈。

中年過後的人脈經營可別再以為像年輕時那樣,在應酬場合的拼酒言歡,或是下班聚餐的抱怨大會,當然也不是有妹作陪的溫柔娓語。從現在開始的人脈經營,為的是在你華麗轉身離開職場後,仍然能和職場保持互動,不至於在丟失大公司名片的那一剎那,宛如煙塵消失在大家的心中。請記住,職場新鮮人追求的是每次機會的積極曝光,而中年上班族經營的是,在每次出場都讓人無法忘記的專業身影。
文章目錄
人脈的定義
人脈是指人際關係、人際網路或人緣,是一個人的社會關係的構成。辭典對『人脈』的解釋是為經由人際關係而形成的人脈網絡,經常用於政治或商業領域。但事實上任何行業都存在人脈,人人都會主動或被動使用到人脈。
以上資料來自MBA智庫百科
中年上班族經營職場人脈的十大秘訣
既然已經邁入中年,如果還要被別人教導如何認識朋友、經營關係其實真有點多餘,站長想要提醒的是,因為我們已經有習慣的交朋友模式,所以應該要檢視自己在人際關係上的互動,是否有任何需要改善或加強的地方。千萬要記住,中年上班族經營的是人與人之間真實的互動,情感的真心流露,不是叫你去演戲,也不是讓你大改造,請用自己最舒服最真實的模樣,拓展自己的人脈圈子。
秘訣1. 經營人脈是有策略

經營人脈並不是叫你四處參加活動、社團,見了人就鼓起勇氣上去交換名片,因為這種交換名片大多在年底打掃除的時候,就被棄置在垃圾桶裡。首先要確認自己希望認識哪方面的朋友,是興趣相關,還是工作類型,甚至是心靈成長類都沒問題。先設定好目標之後,個性主動的朋友可以選擇參加實體活動,內向型的人可以選擇從臉書或社團、Linkedin這類型網路社群加入,由淺入深的讓大家慢慢認識自己。
不管是網路社群或是實體活動,記得不要一開始就跟人家裝熱情,合宜的網路留言與面對面有禮貌的互動,都會讓大家留下好的印象。雖然在網路上當酸民很容易,意見不合嗆爆人功力第一,但是請記得,所有網路上的酸民都是真實世界的一份子,當你必須真正走入人群時,你曾經的留言都會成為別人腦海中揮不去的形象標記。
秘訣2. 強化自有品牌形象
小時候班上哪種人的人緣最好?成績最好的第一名?籃球校隊的帥哥,還是班上氣質脫俗的美女?這些人身上都有一種優勢會吸引別人注意,所以就算站在位置上不動,大家都會主動靠過去求認識(鄉民用語)。那麼當你想要經營自己的人際圈子時,你在別人眼中的優勢是什麼?
經營人脈關係最重要的一點,必須先盤點自我優勢有哪些?例如是工作的專業知識,或是個人的投資理財有道,當然也有可能是天生自帶光芒的自信,抑或是超乎他人預期的溝通能力。不管是哪種優勢, 都要創造出為他人所利用的價值,一旦有了個人價值,就可以突顯個人的形象,形象鮮明之後就能連結到個人品牌的產生,這時候要拓展交友圈就容易許多了。
秘訣3. 在你不需要的時候開始

就像站長一樣,中年如我們其實對“拜託別人“、”請求幫忙“這類事情都很敏感,一方面覺得自己的能力不如人,一方面覺得顏面掛不住。與人的互動如果是從請求幫忙開始,對內向型的朋友來說,困難度真的太高了。但如果經營人脈可以在自己不需要幫忙的時候投入,也就是能以幫忙者的角色加以推動,整個人一定會輕鬆自在許多。
所有事情都必須要超前準備,就連經營人際關係也是,不然等你真正需要別人幫忙時,你會發現這句拜託竟然如此難以出口。站長也相信人與人之間是互相的關係,你能在不需要幫忙時就主動幫忙別人,那麼當你需要幫助的時候,自然別人也會釋出相對善意,這世界的良善循環理應如此。
秘訣4. 不要自我設限
經營人脈並不是要你汲汲營營在利益關係上,非名人不認識,不是總字輩的不換名片,你不需如此自我設限,只要對我們有幫助的,或是我們能幫助別人的,都可以納入自己人脈的經營範圍裡。能藉由名人或是具有影響力的關鍵人物,再往外拓展認識更多人當然很好,但那些需要幫忙的朋友也會是你經營人脈的資源之一。
內向型的朋友常常會覺得自己能力不佳,或是生活層次不同等大大小小的問題,弱化自己拓展人際關係的動力,何不換個角度來想,抱持著欣賞的態度,去學習別人厲害的地方,激起自己有為者亦若是的仿效精神,畢竟交朋友不需要相互競爭,尋找值得學習的對象更是健康的交友態度。
秘訣5. 打從心底樂於分享及幫助他人

經營人脈一定要有獨樂樂不如眾樂樂的想法,要打從心底喜歡”分享“這件事情,不管產業上的最新消息,或是精打細算的好康優惠,只要是對他人有幫助的資訊(容易有爭議的主題請避免),都請不吝嗇大方分享(以不打擾別人為主)。透過資訊適時適度的交流,維持彼此聯繫管道的暢通,也才不會讓人有平時不出聲,一出聲就有事相求的不好印象。
朋友群中,那個最樂於助人的一定也是人緣頂好的傢伙,因為現在的人其實都怕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經營人脈關係還抱持著這種想法的話,能走出更大的交友圈子就絕對是件困難的事了。能夠幫助別人是一種能力的象徵,樂於幫助別人則在交友關係中形成一種影響力,需要幫忙的人會找你,有資源的人會詢問你,無形中自己的朋友圈就擴大了。
秘訣6. 關係需要時間累積
你記得認識身邊的死黨有多久了嗎?是國中同學還是高中好友,不然就是大學一起夜遊的同寢室友,我們要經過多少時間的相處才能成為今天的”好朋友“。雖然我們不期待步入職場後還能交到毫無利益衝突的知心好友,但不管是何種程度的”朋友“,都需要時間的累積與醞釀,才能在相處的過程中知道對方是否值得繼續深入交往。
請不要在活動交換名片,或是網站留言後,就急著把對方納入人脈關係中,這種唐突的行為很容易造成別人的反感。人脈經營除了用心以外,還是得等待你的用心發酵才行,否則用心不成反被當成怪叔叔就得不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