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玩一人公司
人家說活到老學到老,我則是很明白自己得活到老做到老,這句話大約是七、八年前一個算命老師跟我說的,第一次聽到時的確很難接受,明明內心一直期盼能爽爽在家當貴婦,但是算命先生一語道破我天生就是個勞碌命。
雖然我一點都不想承認這個事實,但是這幾年的生活寫照還真的證實了自己就是一個完全沒有偏財運的傢伙,連正財都得戰戰兢兢努力工作才能放入口袋(只可惜是左口袋進右口袋出)。不知道該不該慶幸自己是一個很認份的人,既然明白沒有貴婦命也沒有偏財運,那就得好好認真找件事來做,而這件事還要能夠做得長長久久才行,做到我老態龍鍾時都還能繼續做下去的工作。
年過40的我體力早就大不如前,如果工作需要跟年輕人比拼體力,早不知被年輕人甩出幾十個路口外了吧,加上長期的工作傷害(姿勢不正確),每天起床後如影隨形的腰痠背痛我都已經懶得抱怨了。既然體力活贏不了年輕人,腦袋裡多少還有點東西能拿出來用,所以我開始一邊寫文章一邊嘗試重新激活腦子,也一邊在網路上觀察大家探討熱烈的職場話題,找尋自己可能發展的機會。
一開始其實是有點漫無目的地瀏覽網頁,直到我發現“個人品牌”、“一人公司”、“知識經濟”、“自媒體”、“自由工作者”這些關鍵字不斷出現在網路上,我心裡有點眉目也抓到一些方向。不過,這些資訊都是片段式地散落在部落格文章、新聞、雜誌、臉書、書籍等不同傳播媒體裡,資訊量其實很龐大,但是就沒有一個比較有系統的介紹。拜現代令人膽戰心驚的網路技術之賜,我在網路上因為搜尋而遺留下的數位足跡,開始讓這些相關資訊的廣告,全都一股腦地擠上了我瀏覽的頁面,在八月初,我看到遠流出版于為暢先生的『暢玩一人公司』這本書。

我對于為暢先生並不熟悉(作者臉書:于為暢(Wendell Yu)),所以對他的第一印象完全就是從這本書而來。拜讀完這本書後,我覺得對“個人品牌”這個概念會有完整而且清晰的認識,也幫助我在網站經營上釐清部分盲點。如果你剛好也在思考未來的生涯發展,或是對經營網站有興趣,希望以後能成為自由工作者,以提供自己的專業知識創造收入,我都很建議先來閱讀這本書,相信會帶給你一些不錯的思考方向。
以下是我閱讀後對這本書的一些心得與想法,歡迎對個人品牌經營有興趣的朋友一起留言討論!
文章目錄
關於個人品牌,作者說明淺顯易懂
于為暢先生談論“個人品牌”的觀念既簡單也很清楚,不會用那些深奧又拗扣的學說來凸顯自己的專業,這是一個很好的閱讀體驗,畢竟現在的人已經很難有耐心看完一整本書,如果一開始閱讀沒辦法輕鬆上手的話,這本書被我擱置一旁的機會就很高。
書上提到:「時代逼我們要高調,從未管我們是否低調的人」。的確在這個越來越講求個人化的時代裡,要讓大家認識你,就得創造出專屬於自己的品牌形象。專業知識可能被取代,但是個性和人格則是完全屬於自己的特色,所以“低調”不該是自我形象的包裝選項之一,而是要勇敢走出去,學習用熱情來行銷自己。對於不習慣也不喜歡高調的我來說,這句話真得有醍醐灌頂之效,不能想著既要低調保有個人隱私,然後又希望大家主動來認識你,因為這完全就是互相抵觸的兩件事情。

作者的實戰經驗讓內容深具說服力
于為暢先生本身從一位外商總經理轉變成擁有個人品牌的一人公司,這中間努力的過程,就足以成為一個極具說服力的成功案例。因為是作者的親身經歷,所以講述的內容實在不浮誇,對有心經營個人品牌的讀者來說,可遵循的程度也相當高。當然作者也不能保證讀完這本書後人人都能成功,畢竟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于為暢先生對一人公司的定義:『用最精實的方式,追求利潤最大化,同時將人事管理壓力最小化』。傳統創業只要開始有一點規模,就不能免除聘僱員工這一道程序,但是一家公司裡最難管理的其實就是人。雖然網友最愛陶侃只拿得出香蕉,當然就只能請到猴子來上班。但是真實的職場裡,就算雇主給予員工不錯的薪資,努力維持辦公室和樂的工作氣氛,也無法確保員工願意持續留在公司一起打拼的意願。
因為薪資、個人成就、職場倫理、個人素養等不同的因素會隨時影響員工的去留,重新培訓一位員工的成本其實不容小覷,先前我也遇過年輕人率性的離職行為(員工在上班途中突然打電話到公司,說決定到花蓮散心就不來了。),這些都會造成公司經營上的困擾。負責員工的管理一向都是吃力不討好的工作,如果能以個人品牌一人公司的模式經營,的確可以免除掉以前我對員工經常爆發的無力感。

個人品牌建立步驟教學詳細
從個人品牌出發到如何打造一人公司,作者在這方面有非常完整的內容說明,其中包括個人品牌變現方式,包括流量變現、內容變現、專業變現、品牌變現這四個階段,每一個階段的變現等級當然不同(白話一點就是收入高低不同),但是『個人品牌不是靠流量,是靠信任在賺錢』,贏得目標群眾的信任必須要有長期抗戰的準備,而持續不間斷的創作優質的內容則是踏出去的第一步。
其中作者提到當個人品牌事業有了商品(可能是電子書、實體課程、線上課程、訂閱制服務等等)之後,都必須面對收費的問題,畢竟要成為一個可長可久的事業,能夠賺錢才會有極大的驅動力,否則都可能只是曇花一現而已。這真得是相當中肯的建議,畢竟經營一個網站不是單純寫寫文章而已,從購買網域名稱到主機空間租賃,甚至是圖片素材的使用都是一筆花費,如果一個網站沒有任何收入連這些固定支出都無法攤平,那麼維運一個網站反而變成了一種負擔。

個人品牌經營眉角作者不藏私
既然是一人公司就表示你得要一個人完成絕大部分的事情,固定產出文章內容是最基本的工作,可是也是最困難的挑戰。因為寫文章就是靈感一來,成千上百的文字滔滔不絕湧進腦海彷彿神助,一旦腦子放空,枯坐電腦桌前狂喝提神飲料刺激自己,那也是半天生不出一個想法來,最後只剩下手指頭在鍵盤上無意識地移動罷了。
作者透過親身經驗分享,教導讀者如何運用一些小技巧,幫助自己成為一個有創意的人,並且可以運用不同的內容形式(例如文字、圖像、影片、聲音等等)發展成一門事業,甚至包括創作者應該優先經營哪些自媒體,作者都一一大方分享毫不藏私。
一人公司的工作模式通常都是在家完成的,所以如何提高在家的工作效率也是作者著墨的重點之一。一人工作沒有人督促,時間完全由自己掌握,這是最美好的工作模式,也是最容易陷入怠惰的可怕困境,只要稍加不注意你的時間就可能耗費在不相關的事物上,所以在家工作也必須要有規矩,制定每天必須完成的目標是最基礎的,記得,『沒有人給你死線,那就自己給啊!』。(作者使用這種很淺白的話語,不僅不粗俗,反而給我更直接有力的提醒。)

內容深度有待讀者自行挖掘
只要閱讀能力不差相信看完這本書一定會對“個人品牌”這個概念有很清楚的了解,不過因為作者在書裡想要提到的內容比較廣泛,所以相對地對主題的深度就比較不足,也有可能更詳細的內容必需要透過作者的其他課程才能一窺究竟,這也剛好符合作者在書中提到不同等級的專業知識透過不同內容形式的產出,就能在目標群眾上得到更多的變現機會。
例如這本書『暢玩一人公司』是針對想要了解“在家工作”、“個人品牌”、“一人公司“這類主題的目標群眾製作的,所以著重在概念的介紹和品牌建立的基礎步驟。(知識主題:個人品牌 / 媒體:書本 / 初級接觸)
當閱讀完覺得有興趣的讀者,也許會產生進一步瞭解作者的想法,可能主動接觸作者的臉書或粉專。臉書上會提供更多相關的主題活動或商品(例如簽書會/讀書會、臉書直播等等)吸引讀者參加更直接更立即的互動,進而提高第二次購買的可能。(知識主題 : 個人品牌 / 媒體:臉書直播、簽書會、讀書會 / 進階接觸)
更積極的讀者也會透過網路搜尋該作者的相關商品,包括線上課程(同樣主題但是更深入step by step的教學)或訂閱制服務(提供相同主題但經過作者消化後的市場第一手資訊),最終成為該作者含金量高的忠實鐵粉。 (知識主題 : 個人品牌 / 媒體:線上課程、實體課程、訂閱制服務 / 鐵粉誕生)

遺憾國內相關範例介紹較少
作者在這本書上提供很多國外相關的案例介紹,但是台灣的例子就明顯不多,因為我的文章寫作以中文為主(就是英文很爛的意思),所以私心上會比較希望了解更多的中文市場成功案例,不過這並不影響這本書的可看性,僅僅只是我自己的小小遺憾而已。
如果你和我一樣,覺得自己真的會活到老做到老(就是勞碌一輩子的意思),那麼我們得對自己的下半場人生好好規劃才行。如果你和我一樣不排斥寫作,希望能用文字分享自己的專業或人生經驗,我想你可以看看這本書(暢玩一人公司,遠流出版 / 作者于為暢),相信這本書會給你一些不同的想法與動力。
站長更多的讀書心得點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