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台的即時插播跳出了金融家與女歌手的婚姻畫下了句點的快訊,在台灣已經不像新聞台的新聞台當然又賺到了一條新聞,有名嘴的解讀也有八卦的追蹤,當然免不了把女歌手與金融家的婚禮畫面一再拿出來重播,我想他們在聲明發出之前應該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是畫面一再播出對當事人來說還是很惱人的吧。看到名人的離婚新聞,不免想到自己和布萊恩今年已經邁入第14年的婚姻生活,網路上說這是象牙婚,因為象牙現在已經是世界上禁止販賣的東西,所以”象牙“婚在心態上感覺是挺珍貴的。我們倆當然沒有才子佳人般的優渥生活,不過我想金童玉女的背後也就是柴米油鹽醬醋茶和小孩吧!那麼在比較偏向貧賤夫妻百事哀的我們為什麼到今天還能手牽手往水晶婚走去呢?我深深地覺得沒有難解的婆媳問題是我和布萊恩可以一步一腳印走下去很大的原因之一。

Photo by Matthew Henry from Burst
文章目錄
有沒有長輩緣其實很重要
有些人很有長輩緣,我想這是因為這種類型的人常帶有笑容也很親切(有人看起來連眼睛都會笑啊!),而我偏偏就是一個生來很嚴肅的傢伙(有朋友說過我長得很高傲,但是我的人生真得很低潮一點都不高傲啦!!!),如果嘴巴忘了冠上微笑,可能就會有人誤解是不是我今天又被倒債了。連星期天看到我不笑的時候都會怯生生地問我:媽,你是不是在生氣?像我這樣被歸類為凶相的人是不是很吃虧呢?所幸布萊恩把吃虧當吃補沒太在意這件事。除了長相不討喜,我連嘴巴也不甜,自小我和長輩講話真的很有障礙,加上公公婆婆習慣用閩南語溝通,我的破閩南語一開口就看到公公婆婆臉上自帶三條斜線,他們後來也盡量跟我說國語,我想他們覺得說國語比聽懂我的閩南語還簡單吧!至於為什麼我覺得媳婦和公婆間的關係對婚姻的影響非常大呢?當然這就得從我身邊或許聽來或許見證過的婆媳問題說起了。
賢良淑德是傳統婆婆的最愛
A結婚前是個標準的城市小姐,不愛做家事當然也不會煮飯,結婚後過了幾年就跟著先生搬到鄉下去,公公婆婆都是很傳統的善良人,但是免不了婆婆會跟A抱怨大媳婦的四體不勤,五穀不分,聰慧的A一聽就知道婆婆的暗示,於是她搖身一變成為賢良淑德的好媳婦,從此一日料理三餐加上照顧小孩還輪流負責家族的餐點,更不時地回婆家灑掃整理,甚者A還能坐下來和婆婆談天說地解解悶。我後來見到A聽她說了自己的好媳婦事蹟簡直歎為觀止,每次再見到她我都有恍若隔世之感。A能營造出如此良好的婆媳關係,我相信她付出了很大的用心,因為A非常明白先生對公婆的孝順以及公婆對她先生的重要性,所以她打從心裡願意做這樣的改變,而且她的先生的確因為A的努力也讓公婆更重視這個兒子的存在感。(這是一個傳統的長幼有序的家庭,所以很多資源分享也是長幼有序。)

Photo by Brodie Vissers from Burst
信任是婆媳關係的基石
B結婚十多年一直和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因為B的先生長年派駐在外,所以婆婆會幫忙顧小孩也會煮三餐,B就負責一些簡單的家務。不過B一開始就表現出自己不會做菜的困擾,所以十多年下來婆婆也就一手包辦三餐沒有另外再要求B去學做菜,但是在某一次的因緣巧合下婆婆發現B其實很懂得吃也會做菜,之前的笨拙模樣都是假裝的,婆婆並沒有拆穿B只是從此在心裡留下了疙搭。因為開始有了不信任感,之後B做任何事婆婆都會加上三個問號,因為他不知道B做這件事的背後真實想法到底是什麼?除此之外,因為B長時間和先生分隔兩地,婆婆會建議B多關心先生多注意先生的外派生活,但是B似乎沒有太在意婆婆的經驗分享常是充耳不聞,所以到後來B和先生婚姻有了裂痕,B想要求助公婆卻再也得不到他們真心的體諒。
捍衛婚姻是兩個人的責任
C是一個酷酷的媽媽,她一手打理家裡三個孩子的課業和生活,雖然做飯真的不在行,但是也把小朋友養得高高壯壯。C的先生是家裡的獨子,結婚初期他會對C在侍奉公婆上有比較多的要求,C心裡一開始是不太舒服的,但是她也願意妥協盡所能地做到一個好媳婦的角色 ,只是當公公開始干涉媳婦教育小孩時,C和公公的衝突日漸增多。一開始C的先生並沒有理解衝突的原由,只是單純站在自己父親的立場希望C能配合(簡單來說就是不想要忤逆父親)。但是當自己父親有越來越多稀奇古怪的要求時,C的先生這時才了解C的苦衷及捍衛家庭的決心,之後C的先生會適時地制止自己父親無理的要求,當然中間免不了要上演家庭親子悲情戲碼(例如,你為什麼要聽一個外面女人的話?我才是你爸爸之類的灑狗血台詞),所幸C的先生後來都堅持力挺自己的太太,才讓C和公公的衝突減少化解了家庭危機。

Photo by Scott Murdoch from Burst
自己的父母請自己面對
而我,結婚前就很有先見之明地告訴布萊恩關於我的小家庭規劃,畢竟自己不是個當好媳婦的料,在有距離的美感下公婆可能比較能夠接受我。在我完全擺爛的情況下,直到2020年我才開始嘗試煮晚餐給星期天吃,而這已經距離我剛結婚超過了13年的時間,更何況這還不是布萊恩要求我下廚煮飯,而是我外食已經到了快崩潰才不得不的決定。偶而週末假日我實在發懶不願意步出家門,布萊恩也不會勉強我一定得回公婆家探望,樂得我常催促他帶星期天去公婆家走走。逢年過節婆婆也會準備好大餐,我完全沒有很多媳婦要準備年夜飯的夢靨。我問過布萊恩,關於他媳婦兒的這個德性,公婆外加大小姑都沒意見嗎?布萊恩只有回答我一句話:這種事他來解決就可以了。沒錯,帥氣的布萊恩就是這樣回答我的。因為有感於布萊恩的包容,所以我三不五時會提醒布萊恩要打電話給公婆請安(男生好像很容易忘記打電話回家?),逢年過節就算我不一定出場,但是該有的禮節我一定會提醒布萊恩要做到。除此之外,我不會對自己家人抱怨布萊恩的事情,我能做到的就是在家人面前把他的優點極大化,既然布萊恩能幫我擋在他自己家人前面,我也能為他作到如此。

Photo by Sarah Pflug from Burst
掌握婆媳問題關鍵的那一席
每一家庭都有自己的婆媳狀態,A理解並接受身為一個傳統媳婦的要求,不僅做得讓公婆滿意連帶的先生也很感謝她,畢竟城市小姐要蛻變成賢妻良母不是件容易的事。B一開始選擇扮演不善家事的媳婦,也沒讓先生在婆媳中間扮演溝通的角色,甚至婆婆對B的婚姻提醒也絲毫不放在心上,以至於後來婆婆對B的信任全失,也失去婆婆對她婚姻的支持。C雖然和公公時有爭執,但仍然謹守先生照顧公婆的要求,後來C的先生了解太太的作為都是為了家庭著想,在理解後他選擇挺身保護妻子並成為太太的強力後盾。我一向可列入不良媳婦一枚,但是布萊恩理解我純粹就是個面惡心善且不善與長輩溝通的人,所以當他的家人對我有不解之處,布萊恩會想辦法化解。不管是哪一種婆媳關係(或是翁婿關係),另一半的態度至為重要,雖然並不是每一位媳婦/女婿都會遇到惡婆婆/壞岳父,但是同一句話由兒子對自己的媽媽說就是比媳婦說得更可以理解。同樣地女兒對自己的爸爸說話,也比女婿說得可接受度來的高,這完全和是非對錯無關,僅僅是身為同一家人的理解罷了。
請理解婆媳關係的界線
也有一種說法是媳婦要把婆婆當作自己的媽媽孝順,婆婆要把媳婦當作自己女兒一樣看待,不過對於我來說這非常不符合人的本性,感覺是超出了做人的基本要求。因為通常對自己的爸爸或是媽媽最沒大沒小就是自己,我很難想像自己對另一半的父母自然地做出勾肩搭背或是取綽號叫暱稱的行為,畢竟明明就有一條屬於晚輩尊重長輩的界線清楚地畫在地上,實在不必要刻意去模糊踩踏它。和另一半找出最適合對方的婆媳/翁婿關係,並且作為對方的後盾才是婚姻長長久久的方法之一,也許再過一天名人的離婚新聞就淡了,而處於婚姻狀態的我們還得時時刻刻防範生活中可能隨時發生的挑戰,婚姻路上好修行,就讓我們一起努力吧!

Photo by Samuel Lee from Burst
關於婚姻想聽站長說更多嗎?歡迎繼續閱讀
不甘心不放手,誰才是最後的受害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