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創業
我總是再三強調,自己一向沒有意願也沒有耐心成為全職媽媽,但世事總是難料,到今年我也已經認份扮演全職媽媽一年半了。或許我比較幸運的是,布萊恩並沒有對『全職媽媽』這個角色有既定印象,所以三餐可以選擇自己煮或者是外食都可以,也不需要維持家裡到一塵不染的地步,讓他上班有乾淨的襯衫可以穿,這些大致上我都還能勝任,比起許多認真的全職媽媽來說,我真的輕鬆許多。

其實現在越來越多人嚮往成為全職媽媽,並不是因為媽媽不想工作,而是更想陪伴孩子一起成長,這對健全家庭機能來說是很有幫助的,但我也常常在想“媽媽”這個角色是一輩子的,但是當孩子長大不需要時時陪伴的時候,很難重返職場的我們,在家裡該有一個什麼樣的生涯規劃呢?這個生涯規劃不但可以幫助自己成長,也可以對未來生活帶來有更多的可能性?因為我一直相信,只有成為自信樂觀的媽媽,才能帶給孩子正面的影響,成為孩子最佳的示範。
文章目錄
全職媽媽的五大心理建設,成就快樂媽媽才有快樂小孩
不管是什麼原因成為全職媽媽,我們都應該要期許自己成為一個“快樂的全職媽媽”,因為只有在快樂的情緒之下,媽媽和小孩的互動才會健康。但是這個快樂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是樂觀的人就比較擅長,必須透過練習與察覺自己的內在情緒,並且做好媽媽自己的心理建設。如此一來,全職媽媽的每一天,都會打從內心發出微笑。
心理建設1. 他人的嫌言嫌語別往心裡去

有些三姑六婆甚至是自己的親人,會覺得在家帶小孩就像是不事生產的懶惰鬼,媽媽們為了要堵住這些人的碎嘴,所以很多事情都採取高標準,做得很累心情很糟,然後開始怨懟大家都不理解媽媽的辛苦。
不管你是否和這些三姑六婆一起在同個屋簷下過生活,如果你輕易讓這些嫌言嫌語往心裡去影響你,等於是你的家庭生活方式由他人來主導,更慘的是不管媽媽們怎麼做,還是沒辦法讓所有人滿意。
所以,家庭大小事和另一半取得共識即可,如果另一半是豬隊友就自己決定,對於其他人的指導或建議,媽媽有選擇接受與不接受的自由,真的太吵,那就關上自己耳朵吧!
心理建設2. 嘗試找出孩子以外的生活重心

全職媽媽如果家有恆產或是先生收入頗豐,屬於經濟自由狀態的話,可能對發展斜槓人生或是經營副業興趣缺缺,畢竟這多少會有點壓力。站長建議這類型全職媽媽要嘗試挖掘自己的興趣,可能是繪畫寫作或是運動健身,插花、烹飪更是非常有氣質的興趣,總之找出一個可以持續發展的興趣,固定一個時間區分自己和孩子綁在一起的時間與空間裡,創造出照顧孩子以外的生活重心。
有些全職媽媽會把心力完全投注在孩子及另一半的身上,年紀小的孩子很開心媽媽的陪伴,但是另一半長期下來會受不了太太的緊迫盯人,而且當孩子年紀漸長有自己的學校生活時,全職媽媽會有突如其來的空虛感,或是覺得不被重視,到時因為內心失落造成的負面情緒就不容易處理。為全職經營家庭生活,預留部分的喘息空間,才不會因重心過度傾斜造成自己的心理壓力。
心理建設3. 家事、育兒別用高標準壓垮自己

有一類全職媽媽會覺得自己既然是全職,就必須全心全意的付出,不管是家事或育兒都要求自己做到最完美,但是通常這樣不只累死自己,有時還會把家裡的氣氛弄的很緊繃。全職媽媽多分攤一點家事是合理的,但是不需要用高標準累死自己。
以站長的經驗來說,心情好就多煮幾天飯,心情不佳買外食也無不可。今天拖地,明天洗衣,家事品質通過標準即可(至少看起來要乾淨整潔),如此才能安排真正專心陪伴孩子時間(陪玩、陪讀不滑手機),這樣陪伴也才會有好的品質。
全職媽媽切記把時間安排得太過緊湊像是照表操課,否則很容易壞了自己的好心情,其他人不僅不理解也不會感激。只有打從心底真正開心的全職媽媽,才能教養出快樂的小孩,對另一半豬隊友的表現,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也就可以了。
心理建設4. 維持自己的社交生活圈

身為全職媽媽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把手機裡的朋友清單重新詳列過一次,確保當你心情不佳時,可以有人抱怨,可以有人傾訴,千萬不要把壞情緒悶在心裡,不要小看負面心情的壓力,它們都會一點一滴侵蝕你的樂觀與積極。適時的情緒排解,是全職照顧者很重要的情緒管理方式之一。
全職媽媽需要擁有自己的社交生活圈,才不會容易感到孤立無援。例如學校家長聯絡群組、朋友同事社團、老同學聊天社群,交流彼此的育兒心事,願意的話也可以討論困擾或提出問題,回歸家庭當全職媽媽,不代表需要從此斷了以前的人脈經營。更重要的是,生活總是有未知的風險,如果無法確保全職媽媽的有效期,留條後路也比較讓人安心。
心理建設5. 大方承認自己的不足,尋求家人朋友的幫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