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我結束了背負在身上將近十年的公司,2020年3月開始成立一個屬於自己的網站,想把很多雜七雜八的事記錄下來,當然也想要讓在某一個角落40後的你知道人生縱然煩悶,但也有一堆像我們這樣平凡的人努力生活著,你並不孤單,只是我們習慣把苦悶往心裡放,偶爾一罐啤酒、孩子的一個微笑、另一半適時的關懷都讓我們不自主地大口呼吸,於是身體又充滿了前進的能量。只是就算我現在甩甩頭想要帥氣地重新開始,但不免在內心深處質疑那段被我荒廢的十年光陰,到底是怎樣的後知後覺,我才在那麼長的一段時間後才明白自己根本不適合創業呢?當然,布萊恩始終安慰我,因為有這一段充滿挫折的經驗化成了養份造就現在的我。這是一個充滿溫暖的安慰方式,但是老實說,我的心裡仍然是空空的,像是一腳踢走路旁的空罐子,發出匡噹好大一聲。
文章目錄

中文系是沒有前途的
小學剛開始有作文課,我記得都是一次兩堂課,一開始總是腦袋空白,雖然知道自己想寫些什麼,但是總覺得句子寫不漂亮,連作弊都不敢想的我選擇抄了姊姊的國文課本,想當然老師一眼就看出來這文章來源有異,果不其然評語上被老師大大寫下“抄襲”兩字,超級驚嚇的我從那次之後就不敢再幹這種蠢事,或許是我心裡有鬼,自從抄襲事件後,總覺得老師對我寫的作文都抱持著懷疑的態度,這點是讓我挺受傷的。求學時代寫作文對我來說不是很困難的事,只是我也沒有寫得很好就是了,畢竟跟那些落筆如神或妙筆生花的同學相比之下,充其量我的作文就只能堪稱平實二字吧。但是現在細細想來,我並不排斥寫作文,靜下心來寫作文,讓當時學習苦悶的我得到一點點平靜的空間。只是喜歡閱讀和不討厭作文在家裡並沒有得到鼓勵,我記得快大學聯考的時候,父親對著我的高中好友說:你不要考中文系啊,那個當興趣就行,可不能當飯吃啊。後來父親並不曉得我的同窗好友還是選擇了中文系,並且努力當上老師以中文為吃飯的傢伙了。一向以父親教訓為聖旨的我,當然不可能選擇中文系,父親大筆一揮指派我去念企業管理系,我想父親不會知道他的”商業才有前途“理論,讓我走上錯誤道路白白耗去十年光陰。
失去一切喚起求生本能
如今想來我個人從裡到外其實都不適合創業,我對數字的概念很模糊並不是個精明的人;我也不愛與人互動,總覺得在外人面前我就像個有思想的喪屍,充滿僵硬與不協調感;我很在乎別人的感受,所以有時候應該要堅持的事很容易為了對方妥協,我對別人做的事很容易不放心,攬在身上做又是吃力不討好。我相信自己絕對是一個很盡職很好用的員工,但不會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創業者。至於為什麼耗盡人生中充滿可能的十年歲月才理解這件事?我想最大的原因是我沒有勇氣承認失敗,更恐懼面對放棄後的未知,所以我就像一隻把頭深埋沙堆的鴕鳥,始終提不起勇氣探索這個世界是否還有其他的可能,直到我面臨一無所有的崩潰邊緣,沙土裡所有空氣消逝殆盡,快窒息的那刻,人類本能喚醒我的求生欲望,我用力抬頭才發現原來這片天空好明亮好陽光,這樣一片清新藍的天空下應該還有許多可能吧!

Photo by Sarah Pflug from Burst
尋找在家工作的機會
待在家裡的時間變多了,所以我開始學習如何架設網站,按照網路上的教學一步一步地完成了這個關於中年人的網站雛形。接下來,我按著自己的步調盡可能地每週刊出文章,寫文章就是目前生活的日常。只是單純寫文章沒有收入還是會讓我心情緊張,我開始在網路上搜尋著能在家工作的機會,一開始我看到了現在很火紅的聯盟行銷課程,也許是我太急於想要有新的開始,所以我硬著頭皮買了課程開始學習(對家庭主婦來說這種課程真的好貴),我必須誠實的說這種賺錢的方式非常符合現在網路世代的消費模式,經營者努力撰寫相關主題的文章,精準的設定搜尋SEO及文章關鍵字,想辦法讓文章在Google的排名上搏得高位,藉此導入龐大的閱覽者觀看文章內容,再透過文章中的商品連結推銷吸引閱覽者購買,文章的撰寫者就可以藉由消費者在指定連結下訂購商品後獲得廠商提供的佣金報酬,這樣的行銷模式在國外已經行之有年。我興沖沖地也想藉此發展我的在家工作模式,沒想到在寫文章的那一刻,竟然過不了自己內心這一關。因為我喜歡的分享方式是自己必須先親身體驗過,因為親身體驗所以發自真誠分享,如果我連商品都沒使用過(我也沒財力每樣商品都先試過),或許可以憑空想像,但是老實說我並不喜歡這樣。課程裡的老師說有些文章的推廣方式是透過資訊的收集整理,幫助簡化消費者的決定過程,所以商品也不一定要自己都使用過,但是這一席話讓我內心的警鐘再度響聲大作,因為這種模式一不小心就容易陷入抄襲的魔咒,既然過不了我內心這一關,這應該不是我能發展的主業吧!

Photo by Matthew Henry from Burst
在嘗試中理解自己
接著在FB的頁面上,我看到了一篇有關熱情經濟的文章,當中提到了在家工作的可能,也說明了將自己熱情(熱情可能是自己的興趣、工作經驗等等)轉為有效收入的可能。這個作者提供訂閱制的收費電子報(週一至週五發送),他將自己開廣告公司中獲得的行銷經驗整理給訂閱者,也教導有興趣成為臉書小編的閱讀者相關的步驟及技巧。這位作者有著極強大的文字熱情,也毫不藏私地願意分享,我受到他”熱情“和“經濟”這兩個詞的感召,所以趕緊立馬跟上訂閱,的確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習到很多行銷方面的知識,加上作者非常願意回覆訂閱者的提問,我也一度幻想我能成為在家工作的臉書小編。但是一陣子之後,生性多疑的中年大媽個性再度跳出來質疑自己,我真的適合為別人經營臉書嗎?電子報的作者在臉書粉專經營的建議裡,不斷提及“創意”、“創新”、“行銷”等字眼,這些都是身為行銷人很基本的概念,可是我必須承認現實生活上的我並沒有那麼靈活的思考能力,在網路世界裡千奇百怪的行銷與創意,我真的連邊都沾不上。雖然我沒有機會成為自己想像中的臉書小編,但是我很高興透過作者的電子報裡認識也理解部分的自己。

Photo by Markus Winkler from Pixabay
期待人生的第一個劇本
只是我還是希望可以以文字相關的工作重新出發,所以又開始嘗試朝編劇方向前進,沒想到編劇看似電腦前打打字滿足自己幻想私慾的工作,其實一點都不簡單。我們可以很輕鬆地嘲笑電視上那些爛到爆炸的劇情或蠢到底的對白,但是坐在電腦前,發現自己連這樣的故事都寫不出來的時候,這打擊可想而知真的很大。不過我仍然不想放棄,固然產出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是我仍然好奇自己能夠完成什麼樣的故事?為了更進一步了解編劇的寫作方式,一向懶惰出門的我還是起了個大早去上課,雖然一整天的課程,只讓我窺見了編劇寫作的大門口,但是強調編劇作品也是商品的老師,仍然十分鼓勵我們,只有真正拿起筆開始寫,才會有機會看見自己人生中的第一個劇本,於是寫文章的日常中又加入了編故事和幻想的工作。我仍然不知道這些事情什麼時候才會產生效益,但是我樂觀地以為,至少我往後得老年癡呆症的機會大為降低,因為現在不管何時,我的腦子都在轉呀轉,想著下一篇文章下一個故事情節,這真的是最好的腦部訓練了。

Photo by KAROLINA GRABOWSKA from Kaboompics
晚上我和布萊恩閒聊,如果當初父親鼓勵我寫作,現在的我應該已經積累了超過十年的寫作功力,這樣內化的功力至少能大大減少我在電腦前發呆的時間。當然,我的人生始終未曾復返,但是未曾想過的是,人生繞了一大圈還是爬回了寫字這上面,這一大圈我走得真的好長好久啊!我真心羨慕那些對自己人生先知先覺的人,他們不一定是成功的商人、社會賢達或是上流人士,縱使平凡而樸實地生活在這個宇宙裡,我都因為他們能對自己的人生有充分的理解,因而走在適合、喜歡、熱情、堅持的道路上而欽佩不已。不過,年過40爬過人生低谷並且遲鈍的我,內心還是存有一絲絲欣喜,我的人生還好只是後知後覺,比起不知不覺,我的人生似乎更可見光明和機會了呀!
關於40後的體悟想聽站長說更多嗎?歡迎繼續閱讀